我們向您介紹過價值流圖,下面我們了解一下如何設計價值流。?
首先,我們對精益生產領域的價值流圖做個總結。繪制價值流圖時,我們要檢查整個生產過程,確定哪些是不創造價值甚至造成浪費的活動。然后就可以進行價值流設計了。價值流設計是一種對物料流和信息流進行建模的過程語言,其目的是設計未來的價值流。盡管價值流圖記錄的是生產過程的真實狀態,但價值流設計的目的是優化目標狀態,并更大程度縮短生產周期和交貨時間。因此,價值流設計的宗旨是不斷優化現有過程。需要注意的是,生產周期不僅包括生產本身所花費的時間,還包括各個工序之間或存儲期間的等待期或閑置期。價值流設計會給整個過程帶來益處。首先,它會縮短客戶的收貨時間。其次,它會降低庫存,進而減少占用的資本并擴大生產空間。這樣,公司無需擴大經營場地就能擁有更多生產區域,從而增加產品銷量。但是,我們要如何設計價值流并獲得理想的生產狀態呢?
1
通過精益生產不斷優化過程
如何設計價值流
價值流設計通常包括兩個步驟:第一步是確定目標狀態;第二步規劃改進措施。目標狀態可以理解為是一種集體愿景,即公司團隊開發一種更高的效率的、以客戶為導向的物料流和信息流。規劃措施應包括突破性改善(即日語 Kaikaku)和持續性改善(即日語 “Kaizen”)或 PDCA 循環工作法。價值流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:
細分價值流
通常來說,未經細化的價值流會增加業務規劃和管理的復雜性,并導致額外的支出。價值流細分是將生產過程分為不同的產品組。換句話說,在繪制價值流圖時,生產工序相似的產品被歸入同一個產品組。經過優化,我們可以實現更高的效率的物料流和生產流。這就是我們要細分不同價值流的原因。
根據節拍時間安排生產
在設計價值流時,了解客戶節拍時間和計劃節拍時間是至關重要的。這兩種節拍時間是實現目標狀態的基礎,更重要的是,它決定了生產周期和所需的員工數量。計劃節拍時間根據客戶節拍時間計算得出。根據經驗,前者比后者快 15% 比較合理??蛻艄澟臅r間(CTT)與計劃節拍時間的計算公式如下:
拉動原則而非推進原則
要縮短生產周期,減少各個工序之間的等待時間是非常有效的方法。如果采用傳統的推進原則,等待時間通常占整個生產周期的 90%,因此優化過程的關鍵是將生產過程從推進變為拉動。通常來說,大多數生產過程都采用推進原則,也就是先分析銷售數據,再根據數據制定生產計劃,但是卻沒有考慮實際的客戶訂單。如果采用精益生產的拉動原則,一個工位只會在下游工位或客戶要求時生產所需數量的零部件。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將生產納入物料流和信息流,它們都是基于拉動原則,比如單件流作業、FIFO (先進先出)和看板。?
a)單件流作業(OPF):?與批量生產不同,在單件流作業中,工件“流”過各個生產工序,中途不會停止。工作站通常以 U 形排列,形成一個 OPF 單元。每個 OPF 單元采用兔子追逐系統或堅持序列原則。采用兔子追逐模式時,所有員工執行所有工序,從而優化產能利用率,并消除等待時間。但是,這種模式要求每位員工都進行培訓,確保能勝任所有工序。相比之下,序列原則的優點是每位員工只執行某些工序,因此只需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。但是,它的缺點是員工在工作時并沒有優化產能,因為還存在等待時間。采用單件流作業時,生產周期和庫存水平都是更低的,因為沒有臨時“緩存”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應盡可能使用這種方法。
b)先進先出:如果單件流作業沒有起到預期的作用,那么設置 FIFO 緩沖區是個不錯的方法。通過 FIFO 方法,增值鏈中先生產的零件也會先加工,從而降低存儲成本。更大程度縮短存儲時間也會大大降低物料的質量損失。為少量產品設置緩沖區也能縮短生產周期并降低庫存水平。需要注意的是,我們只為已訂購的產品設置緩沖區,并且與訂購順序保持一致。
c)看板:如果單件流作業和 FIFO 都不起作用,我們可以使用看板來展示整個過程??窗澹ㄈ照Z中的意思是“招牌”或“廣告牌”)是一種展示信息的工具——它可以在生產系統的工作站之間來回傳遞信息,尤其是關于物料需求的信息。如果一個裝配工位需要某一種零件,則從庫存中取出該零件并將看板卡傳遞至上游工位,要求其提供另一個相同的零件。從本質上來說,使用看板時,下游過程成了上游過程的“客戶”??窗逡脖环Q為“超市原則”,因為它是基于美國超市內商品被客戶拿走后的補貨過程。
正確合并生產訂單
“合并”意味著創建生產訂單。合并生產訂單時,定拍工序開始發揮作用,它決定了所有上下游過程的節奏。它還改變了生產類型——從獨立于客戶的系統轉向以訂單為導向的系統。對于以訂單為導向的生產,有兩種合并方法:
后期訂單合并:訂單在*后工序中合并,在下列圖示中,過程 D 為定拍工序。推進原則是在每個過程中單獨合并訂單,而拉動原則是在定拍工序中合并訂單,因為它控制著所有過程。上游過程根據看板從超市中移除的情況進行自我控制。
前期訂單合并:在下列圖示中,過程 B 是定拍工序,它控制著所有的上下游過程,并決定了生產流的順暢度和緩沖區的設置。
平整和平滑
在定拍工序中,可使用平準化生產(Heijunka)方法來平衡生產進度。在精益生產中,平整是指將生產分成均衡的日生產量,而平滑則是指每日多次重復生產周期。多次平滑的目的是創建一個盡量接近一個批量的生產模型。因此,平準化生產需要多次調整,以適應更小的甚至是一個批量的生產。
2
價值流設計
描述價值流的符號
在設計價值流時,我們可以采用現有的價值流符號。它們是設計價值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您想了解如何使用這些符號嗎?登錄item 在線培訓平臺的價值流設計培訓模塊,您將獲得更多相關知識。此外,在線培訓平臺還有關于價值流、精益生產方法以及關于工業領域其他相關主題的培訓模塊。要訪問 item 在線培訓平臺并享受 item 提供的其他數字服務,您只需注冊一個免費的item 用戶賬號。
除了這里介紹的相關知識,您還可以嘗試更多實踐任務。比如,您可以檢查算出的客戶節拍時間和計劃節拍時間是否正確。在培訓模塊的*后,您需要完成一項任務——根據虛構的實際狀態的價值流圖(來自更近關于價值流圖的博客文章)設計價值流,并據此確定目標狀態。
下面是一些基本的價值流符號:
下面的圖示清晰地展示了價值流的基本結構: